陈苏思索片刻,摇头:“不愿意,我想自己养活自己。”她吃家里的饭都要被爸妈给脸色,何况是去别人家吃饭。
程帆暗暗松一口气,能这么想说明这人还有救:“你要是不嫌我管太多,可以听我一次,保持训练的同时认真学习,体育特招生也是要看成绩的。等大了你去个好大学,学个好专业,以后能选择的工作会更多。结婚不结婚的,这都什么年代了,女人不结婚也饿不死的。”
体育生的确可以靠比赛成绩进入名牌大学,只要能在全锦赛、全运会、世青赛、世锦赛、亚运会、奥运会等重大体育比赛拿到优异成绩就可以。
可这简单吗?一点儿也不,京市那么多年,也就林教练拿到全运会男子百米金牌。
如果陈苏的学习成绩能提一些上去,她未来的路会好走很多。
陈苏有些为难:“可我那么笨,能学得好吗?”她一直以来成绩就很差,爸妈都说她很笨,继续上学也是浪费钱。
程帆起身走到她面前,摸摸她的脑袋,“不要急着否定自己,我们先试试吧。”
怎么试?做题呗。
发信息跟妈妈说了情况,程帆找了张桌子,让陈苏写试卷,她做题速度很慢,程帆也不介意,坐一旁看着。一时之间,耳边只有笔尖落在纸面的唰唰声。
一个小时后,陈苏终于写完,递试卷时额角冒汗,都不敢抬眼看程帆。
程帆拿着红笔照答案批改,总共30道题,对20道,错6道,还剩4道没写出来。
望着纸上一个又一个的“×”,陈苏脑袋越垂越低,再一次觉得自己果真不是读书的料。
改完题目,程帆抬起她的下巴,问:“苏苏,我听说你以前上学的时候每天都要做家务,还得帮着带弟弟,对吧?”
陈苏点头,“嗯。”
程帆笑了起来,“你看,从以前到现在你几乎没有学习的时间,还能做对那么多题,说明你一点都不笨呢。我相信你只要好好学习,不敢说会有多优秀的成绩,中等肯定是有的。”
陈苏怔住了。
她望着那张打着红叉红勾的纸,不知不觉落下眼泪。
她,原来是不笨的吗?
可是为什么呢?为什么她的父母、她的弟弟、还有她很多很多的亲戚,都说她很笨,让她不要浪费时间在学习上,早点出去赚钱减轻家里负担。
她哽咽着问程帆,“这是为什么呢?”
程帆用纸巾轻轻擦她的眼泪,“因为那些人想让你变笨。这样你就不会思考,不会提出要求,面对不公平的待遇不会有任何反抗的意图。这样,他们才能更好的压榨你。”
陈苏这一晚都没有睡好,她手指紧紧攥着被子,脑中回响着程帆的话,“因为那些人想让你变笨。”
她不由想到自己的生活。
陈苏的姐姐叫陈迪,弟弟叫陈耀,姐姐高中时成绩算是中等,努努力能考上大学,可家里没钱,就让她辍学了。当时姐姐的班主任来家里怎么劝她父母都没用。
后来姐姐去厂里打工,每个月准时打钱回来,爸妈手里就宽裕了许多。
陈苏永远记得妈妈跟婶婶聊天的时候,用那种说不上来的语气说:“女孩读的再好,也要嫁到别人家去,是给别人培养的。还不如让她早点赚钱,帮我把阿耀供出来。”
那时她不懂这话的含义,只是觉得疑惑,为什么女孩子嫁到别人家就成了别人家的人?
现在想起来,是父母一直把女儿当成外人吧。
陈苏和弟弟就差了两岁,在家中的待遇可以说是天差地别。
陈耀每个季度都有新衣服新鞋子,陈苏只有妈妈不知道哪里拿来的旧衣服;陈耀可以在房间里安心做作业,陈苏却必须洗衣服做饭打扫卫生;明明姐弟俩的成绩差不多,她是父母嘴里的笨蛋,陈耀却能去市里补课。
她曾有过不平,也想要去市里补一补数学。换来的却是父亲的一巴掌,“你那么笨,读到小学就不错了,还想补什么!越读心越野!”
为什么他这么说,因为出去打工的陈迪不再往家里拿钱,甚至没人能联系上她,这让这对父母萌生出提前给陈苏辍学的念头。
那个暑假对陈苏来说就是个噩梦,无论她怎么求爸爸妈妈,他们都不为所动……
后来,陈苏在林教练的帮助下读了体校,学业方面越来越跟不上,以至于她认为自己真的很笨,不是读书的料。
程帆的话让她有了更多的思考。她确实不是读书方面的天才,可她也不是真的笨,只不过是父母不想培养她罢了,他们想让自己早点赚钱供弟弟。
上初中还有九年制义务教育压着,到了高中怎么办?她爸妈会像对她姐姐那样跑到她学校吵闹,直到她退学回家吗?
陈苏的辗转反侧无人知晓,程帆帮助她,是因为无意间听到林老师的吐槽,陈苏天赋优秀,可惜受家庭拖累,自信心不高,心态很容易被影响。年纪小倒还好,等再大一些,面对更多优秀的对手,她这样的心态非常影响成绩。
程帆不知道怎么提高她的信心,分析过她的情况后,觉得先让她提高学习成绩比较好,这才让自己的家教老师帮忙出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