继后手段狠毒。要不是顾及根基不稳。恨不得想厉宽立刻死。
厉宽虽然不显山不露水。但是他身份在那里摆着。
曾经是嫡长子,前皇后死后,贵妃即位,她的长子,才变为嫡子。
可是这个嫡子毕竟是靠着继后的身份,后抬起来的。
而且大皇子昏聩,顽劣。实在不是明君人选。
朝中的大臣,更中意支持嫡长子厉宽,
毕竟他名正言顺,还英明神武。
继后担心厉宽威胁到儿子的地位。就让人故意苛责他。
要不是长孙闻多方周旋。厉宽早就实在后宫中了。
从小长孙闻细心教导,多方爱护。
长大以后又全力支持,帮他坐上皇位。
说句大逆不道的话,这个舅父,比他的父皇更像亲爹。
所以今天变相的逼宫,皇帝才会优先道歉。
这次确实是他一时胡涂。差点害了大儿子。
私下里,皇帝对舅父又敬又畏,
在没有其他人的情况下。才会第一时间先道歉。
像一个普通做错事的孩子。
“哎!我知道你平时最是谨慎,都怪顾庭宛这小子。
你能不能带他点好。小时候,就偷摸带着爬墙,逃课,斗蛐蛐,逛花楼。
长大了,以为你沉稳了。还是一样的德行。”
顾庭宛自知理亏,挠着脑袋,不好意思嘿嘿的笑起来。
即使他现在是大将军,在老师长孙闻面前,还是矮一头。
没错,顾庭宛和长孙闻两人,并不像表面上看到的那么水火不容。
他们是师徒,只是从来未对外宣称过。一直都是秘密。
顾庭宛的兵法,诗词,全是这位长孙大人亲授。
对外说是有个厉害的游方师父。全然不提长孙大人半点功绩。
这也是长孙闻特意而为。一个朝堂要的就是制衡。
不管上位者如何亲近,都不能表现出来。
容易因为上位者的亲密动作,让下面人跟着学起来。
学好叫亲如一家,学不好叫结党营私。
不管学好学不好,都会让朝堂成为一言堂。
一言堂的朝堂,没有任何相左的意见的朝堂是不能长久。
是会滋生贪腐,让天下跟着混乱。
制衡之术才是帝术。是长孙闻交给皇帝的第一课。
所以下面的人,只看到表面关系就好。
当然在没有人的时候,仨人关系依然亲如父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