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永乐十九年辛丑科会试放榜后,有人欢喜有人忧愁,榜下尽显人生百态。
相比之下,只有排名,不会落第的殿试放榜,众进士的忧喜就平淡许多。
除了一甲三人喜上眉梢,其余进士都尽力让自己的神情淡淡的,好给贵人们一种自己荣辱不惊的错觉。
琼林宴上,无论是一甲二甲三甲的进士,都有机会与朝中高官敬酒。
对大部分进士,尤其是赐同进士出身的三甲进士而言,这可能是他们一生中唯一与高官同席的机会,都十分珍惜。
在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的人中,有一人特别显眼。
虽然他在殿试中排名不高,混坐在一堆进士中,却得到垂老的皇帝多次眸光流连。
永乐帝先将脸转向自家大胖儿子,当胖胖的太子眼中露出期盼的光辉时,永乐帝给了胖太子一个嫌弃的眼神,又将脸转向自己的好圣孙朱瞻基。
胖太子:“……”算、算了,儿子得宠,约等于我也很得父皇的宠爱!
“那个叫于谦的,若不是年纪太轻,学识当得二甲前列。”年轻的皇太孙把耳朵附过去,永乐帝悄悄在孙儿耳边道,“他当是你的臣子,好看吧?”
皇太孙眼眸微亮。
他也悄悄附在爷爷耳边道:“孙儿也一见他就欢喜。他的声音真好听。”
爷孙俩评论着人才,嘴里却是脸啊、声音啊之类不着调的话。
虽然他们压低了声音,胖太子还是听到了。
他嘴唇微微抖动,很想说评价臣子该从才华和品德着手,说脸和声音实在是太……太……
胖太子委屈地把评价咽下。
他也审视着那位和自家儿子同龄的年轻进士。
这位年轻进士虽然已经表现得足够低调,也已经引来一众同门敬酒。
在琼林宴上,进士们特许可以失态。
跃龙门登科的庆祝宴会,便是醉倒在花间也正常。
不过正常来说,赴宴的官员矜持,进士们也会注重形象,彼此间敬酒不会太过分。
除非遇到特例。
比如进士行列中那些年龄较小的同门,多会遭遇同榜轮流敬酒。
一甲中的探花裴伦也不过二十五六岁,在一众而立、不惑、知天命,甚至耳顺之年的进士中,即使长相并非英俊,那年轻的面容也显得鹤立鸡群,被点探花实属正常。
但一甲的三人都能直接授予翰林院之官,起步就是中央官员,其余同门不敢太过放肆,以免在没摸准同榜脾气的时候得罪人。
众进士环视一眼,视线几乎同时落在了同一人身上。殿试三甲第九十二名,赐同进士出身的于谦身上。
这个在殿试排名中靠后的进士,几乎被所有同榜都记住了名字。
因为他才二十三岁。
太年轻了!
而且那张脸……
明朝进士及第后,除了一甲已经定了在翰林院做官,其余人或进入翰林院、或六部轮岗、或外放磨砺,都还要经过第二轮测试。
但谁都知道,官场的事,除了权势和钱财之外,还有其他潜规则。
于谦感到刺目的眼光,举起酒杯向同榜友好示意。
同榜微笑着举起酒杯,朝着年轻的同榜走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