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三位局长李源山、丁宏道、马欢心知肚明,史勋伟就是在胡说八道!
因为当时,史勋伟是那个要求他们停止“大验收、大检查、大评估”,要立马换了评估公司的人!
可如今他却把今天的整改都说成是他的功劳,这需要多厚的脸皮才能说得出来?然而,三位局长也知道,在体制内,像史勋伟这样“厚黑”的大有人在,丝毫不需要感到什么奇怪。
听着史勋伟在会议上大言不惭地将整改功劳揽到自己身上,卿飞虹面上不动声色,心里却是一声冷笑。
她太清楚史勋伟的为人了,此人能力平庸,却极好面子,贪功诿过是其本性。他这番颠倒黑白的说辞,无非是想在唐城河和各部门面前重塑形象,掩盖他此前意图“捂盖子”的愚蠢和后来被照片拿捏的狼狈。
然而,卿飞虹并不打算在此刻戳穿他。
史勋伟态度的急剧转变,从最初的消极抵制、试图掩盖,到如今主动“督促”企业整改,这背后必然是桐光辉和严良刚两位领导施加了巨大压力,并且接受了她提出的“亡羊补牢”策略。这说明,她之前的冒险进言和提交照片的举动已经奏效,成功地将高层领导的思路引导到了更务实、更稳妥的轨道上。史勋伟此刻的“表演”,恰恰证明了她卿飞虹在幕后运作的成功。让他贪这点口头功劳无妨,真正的棋局早已不在这个会议室里了。
她甚至有些怜悯地看了史勋伟一眼。
这个人,就像她向严良刚评价的那样,是个扶不起的“刘阿斗”,看似得意,实则不过是更高层级意志的传声筒和提线木偶,连自己的把柄都握在别人手里而不自知,或者知道了也无能为力。与他争一时长短,毫无意义。
她的目标更长远,稳定江北区的局面,积累政绩,为将来接任区长铺路,同时确保自己不卷入更深的漩涡。史勋伟这样的猪队友,只要他不继续捣乱,暂时让他站在台前吸引火力,也未尝不可。
唐城河听着史勋伟那番近乎无耻的自我贴金,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,随即又恢复平静。他心中了然,史勋伟这番话七分是假,三分可能也包含了在受到上级严厉批评后,确实去催促过企业的行动。但关键在于,史勋伟态度的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其背后传递出的信号至关重要。
“看来,桐书记和严副书记那边已经意识到了硬‘捂盖子’的风险,转而采取了更务实的策略。”唐城河暗自思忖,“这无疑是卿飞虹那次去市委汇报的结果。这个女人……确实不简单,不仅顶住了压力,还成功说服了上级改变了策略。”
他不禁将史勋伟和陆轩放在一起比较。
史勋伟是典型的秘书出身,善于察言观色、迎合上级,但缺乏基层历练和独当一面的能力,一旦放手,就容易出问题,而且品行有亏。而陆轩,虽然同样年轻,却思维缜密,敢于任事,既有原则性又不乏灵活性,更难得的是心怀大局,比如去看望胡一哲时出的那个“岗位不在,人可以在”的主意,就显露出其长远的眼光和灵活的手腕。两相比较,高下立判。
“史勋伟不足为虑,但他背后的力量依然强大。现在他们选择‘亡羊补牢’,虽然是被迫,但客观上对江北区的工作是有利的。”唐城河决定顺势而为,“只要整改是真整改,质量能上去,我也乐见其成。接下来,关键是要盯紧整改的质量和进度,防止这些企业敷衍了事。同时,要借助这个势头,将‘大验收、大检查、大评估’制度化、常态化,真正扎紧制度的笼子。”
卿飞虹轻轻调整了一下面前的话筒,姿态从容优雅,与方才史勋伟那种急于表功的姿态形成了鲜明对比。
她并未急于开口,而是用目光缓缓扫过与会众人,脸上带着一抹谦和而又沉稳的微笑。
“刚才几位局长和史区长的发言,我都仔细听了,很受启发,也很受鼓舞。”卿飞虹的声音清晰而柔和,却自带一种让人凝神静听的力量,“说到这次企业能够迅速启动实质性整改,我认为,首先归功于唐区长一直以来的坚强领导和明确要求。唐区长多次强调,项目质量、安全生产是底线,是红线,更是生命线,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松懈。正是唐区长的高标准、严要求,为我们全区的工作树立了标杆,也为我们这次果断处置问题指明了方向。”
她略微停顿,将目光转向史勋伟,笑容依旧得体:“其次是史区长的主动作为和积极督促。史区长在发现问题后,高度重视,亲自过问,持续给企业施加压力,确保了整改指令的畅通无阻,功不可没。”
她这话说得滴水不漏,既点出了史勋伟的“督促”,又巧妙避开了其最初意图“捂盖子”的尴尬,仿佛他一直以来就是如此积极负责。
“当然,”卿飞虹继续道,目光转向在场的各部门负责人,“更离不开在座各位同仁的辛勤付出和有效监督。发改、建设、交通、园林、安监、环保……各个部门恪尽职守,形成了监管合力,才推动了企业从‘要我改’到‘我要改’的转变。这是我们江北区整个班子和干部队伍协同作战的结果。“
她一番话语将功劳上归于唐城河的掌舵领航,平级肯定了史勋伟的“主动作为”,下褒奖了各部门的协力同心,唯独没有提及自己在此事中冒着风险向上进言、提交关键证据、推动策略转变的决定性作用。
然而,越是如此,台下那些知情的干部如李源山、丁宏道、马欢等人,心中越是清晰:这位卿区长做事漂亮,说话更是漂亮。不居功,不抢功,把场面撑得十足,还让所有人都感到舒服,这份政治涵养和话语技巧比那个只顾着往自己脸上贴金的史勋伟,何止高了一个档次?
就连唐城河,听着卿飞虹这番顾全大局、凸显集体领导的发言,眼中也不由得闪过一丝赞赏。相较于史勋伟的“厚黑”吃相,卿飞虹这种“不争之争”,显然更得人心,也更符合高层领导干部的身份和格局。
史勋伟坐在旁边,脸上虽然还勉强维持着笑容,但嘴角细微的抽搐却暴露了他内心的不自在。卿飞虹这番话看似在抬他,实则把他架在了那里,仿佛他之前的抢功行为是多么的幼稚和狭隘。他感觉自己就像个被大人宽容了错误行为的孩子,那种无形的轻视,比直接的指责更让他难受。
整个会场的气氛在卿飞虹讲话后,显得更加和谐与振奋。大家仿佛真的“如沐春风”,觉得在唐区长的坚强领导下,在卿区长这样顾全大局的同事配合下,即便有些小插曲,江北区的工作也一定能扎实推进。而卿飞虹的段位就在这春风化雨般的言语中,悄然确立。
在卿飞虹发言之后,唐城河做了总结讲话。他首先肯定了前期“大验收、大检查、大评估”工作的成效,表扬了各成员单位的努力,也提到了这次突击检查看到的积极改进。
“……这说明,我们的工作抓与不抓,完全不一样;严与不严,效果天差地别。”唐城河目光扫过全场,语气沉稳而有力,“对于今天的检查结果,我们看到了一些积极的迹象,但这只是开始,远未到可以放松的时候。接下来,我们要总结的经验主要有三点:
第一,管理必须常态化。不要幻想企业会自觉自律,政府监管这把‘利剑’必须时刻高悬。第二,标准必须严格化。不仅要管,还要用最高的标准、最严的尺度去衡量,容不得半点马虎。第三,眼光必须长远化。东部新城的建设,不是一届政府的事,更不是面子工程。我们要建的,是能够经得起时间检验,对得起未来接任者,最终是能让江北区百姓受益的百年工程!在这方面,我们没有退路,必须一抓到底!”
唐城河的讲话掷地有声,为这次突击检查画上了一个有力的句号。
散会后,众人各自离开。唐城河回到办公室,稍作思考,便拿起手机拨通了陆轩的电话。
电话很快接通。
“陆处长,方便说话吗?”唐城河走到窗边,看着楼下的车水马龙。
“唐区长,方便的,您请说。”陆轩的声音传来。
“刚刚我们结束了对几个问题项目的突击检查和一个总结会。”唐城河言简意赅地将现场看到的情况,以及会议上史勋伟态度的转变和众人的发言向陆轩描述了一遍。
“哦?”陆轩在电话那头也有些意外,“这么一来,那些问题项目得到整改,一下子反而没有办法将它们作为深挖贪腐问题的突破口了!”
唐区长道:“没错,关于这个情况,我想和汪组长、你见个面,再商量一下,你看有时间吗?”
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,陆轩道:“我来安排时间。”
唐区长道:“那我等你的电话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