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利听得如痴如醉。
他一边点头,一边分析,一边思考,一边不停地把贝果夏说出的内容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,作为日后制作考验的参考。
记着记着,他突然意识到:
自己甩一把电锯给两个人的行为,好像,也许,似乎,确实有点时髦值不够……?
要知道,比利也是从接手“竖锯老人”这个称号开始,才发现当一个合格的“竖锯老人”有多难。
意思是说,当一个竖锯老人不能像当圣诞老人那样,给包裹里塞一堆礼物就成了。
圣诞节嘛,反正不管礼物有没有重复,孩子们都会很高兴。
而一旦考验人性的关卡有重复,就相当于把过关答案告诉参与者和看直播的观众。
参与者们会非常疲倦地说:
“又是电锯,又是锯腿,看到上一轮参与者们怎么办的了吗?别浪费时间了各位,参考前辈,我们快点决定。”
看直播的观众也会很失望:
“啊,又是锯腿,有没有新意?得了詹姆斯,快锯吧,爷们点。为什么是你?天呐,这还用问吗?人家是篮球运动员,你是个拉二胡的。”
想着想着,比利翻阅笔记本的速度慢下来。
因为他发现,笔记本上不仅记着“竖锯老人”们的关卡构思,制作成本,制作风险,和制作过程。
而且,笔记本上几乎每一页的空白处,都写着他们的抱怨。
由血与泪组成的悲惨抱怨。
比如这个关卡:
在房间里挖一个大坑,里面堆满注射针管,其中一支栓有打开屋内壁柜的钥匙。
历时:三个月。
成本:一千美金。
而执行它的“竖锯老人”在旁边的空白处,以几乎划破纸张的大力写着:
将它制作出来才让我知道建筑工人有多难!
我怀疑我上辈子就是只鼹鼠!
挖他妈的坑!
为了弄到足够的注射针管,我要在吸·毒者的老窝里穿行!
收集他们的用过的针头!
那些毒虫都同情地看着我,似乎在猜测为什么我连一只针管都买不起,要捡别人的!
他们以为我是拿回去用的!
啊——!!!
又比如这个关卡:
触动机关后,两边墙壁渐渐向里面挤压,将中间的人挤成肉沫。
历时:五个月。
成本:三千美金。
而执行它的“竖锯老人”在旁边的空白处无力地写着:
谁能告诉我为什么墙壁滑到一半卡住了?
是不是哪里有问题?
滑轮有问题吗?
还是墙壁太重?
为了保密,我甚至不能找个建筑工人来咨询一下。
我初中时为什么不好好学习物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