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土豆?源自倭国的作物?”
郑和一怔,随即好奇地追问:
“敢问主子,这东西的产量究竟如何?”
“三十石!甚至可能更多!”
朱政言辞震撼地答道,“而且一年可以种植两次呢!”
“三十石?甚至更多?”
郑和双目圆睁,满面难以置信的表情。
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耳朵。
他并非出身于锦衣玉食之家,对农事甚是熟悉。
更因这份熟悉,更加难以置信。
要知道,如今大明各处的粮田收成,
大多不过一石或两石,能达两石已算丰年。
即便是在上好的良田中,还需天时地利、悉心照料,
才能勉强达到三石。
然而此刻,这位小主子却称这土豆,
竟能亩产三十石,甚至更高。
这岂不是提升了十倍的产量?
这意味着什么?
意味着如果属实,天下必将为之轰动。
或许从此以后,饥荒便不再是问题。
不会再有无数人因缺粮而活活饿死!
再也不必为粮食担忧了!
想到这里,郑和激动的身体微微颤抖,
脸涨得通红,声音有些发颤地问道:
“主子,此话当真?这土豆真的能有这般产量?”
朱政笑着回应:
“此土豆,正是那位告知我倭国有石见银山的海外番人赠予我的!
说曾在倭国目睹,还提到倭国还有其他高产作物!
如今石见银山之事已被证实,
那么,这土豆多半也是真的。
即使产量不及预期,只要能有七八成,就足够了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