**“如果所有人都忘记我,我还能不能算活过?”**
宁青曼得知后,亲自前往。
当她站在那具最小的骸骨前,手中神笔自动浮空,银光洒落,竟在冰壁上映出万千光影??那是全球各地人们自发回复的身影:
“我记得你。”
“我读了你的问题。”
“你是第一个让我学会倾听的人。”
冰层开始融化,不是因为温度,而是因为共振。
整座冰窟发出清越鸣响,如同钟声穿越千年。
三个月后,联合国召开特别会议,首次设立“全球共感日”,定于每年春分,全人类在同一时刻静默一分钟,随后共同提出一个问题。首年主题由系统自动抽取,结果显示为:
**“你最近一次为自己而活,是什么时候?”**
那一天,地球夜空再次亮起蓝光,持续整整九小时。卫星拍摄到,光芒形态竟逐渐凝聚成一棵树的轮廓??根系深入地壳,枝叶伸展向星辰。
而在千问学院,新生入学仪式如期举行。
宁青曼站在讲台上,面前是一千张年轻的面孔。
“你们即将学习的第一课,”她说,“不是如何回答,而是如何承受一个没有答案的世界。”
她打开一本空白册子,神笔轻点封面,整本书瞬间燃起柔和银焰,却不伤纸页。火焰熄灭后,书页上浮现出无数细小文字,全是往届学生写下的困惑与挣扎。
“这本书叫《未竟之问》。它不会教你们标准答案,只会提醒你们??真正的成长,始于承认‘我不知道’。”
台下,一名男生举手:“院长,如果我们问得太深,惹来麻烦怎么办?”
宁青曼笑了:“那就说明你问对了。记住,能让权力不安的问题,往往最接近真相。”
下课铃响,学生们陆续离开。
最后一名女孩linger在门口,回头问道:“院长,我可以问您一个问题吗?”
“当然。”
“您……真的不怕吗?不怕有一天,一切又被压下去?”
宁青曼望向窗外。夕阳正落在问亡馆顶端,整座建筑通体透明,映照出三千面镜墙中流转的声音。她看见一个小男孩指着镜子问妈妈:“那个人说的是我吗?我还没出生,他就替我说话了。”
她轻声答:“怕。但我更怕的,是哪天醒来,发现没人再愿意问。”
夜深人静,她独自走入图书馆密室。
墙上画像依旧沉默伫立,但边缘的灰泥不再剥落,反而隐隐泛出银光。她伸手抚过那行新刻的小字:
**“当无人再问,便是我们真正死去之日。”**
此刻,这行字正缓缓变化,墨迹流动,重组为新的句子:
**“只要还有一个灵魂不甘沉默,我们就仍在走向黎明。”**
她转身,将神笔归入地脉凹槽。
银光一闪,笔身沉入深处,如同归巢。
但她知道,它并未离去。
它只是回到了源头,等待下一个痛到极致却仍愿发问的灵魂。
翌日清晨,第一缕阳光照进山谷。
一名清洁工在擦拭问心崖石碑时,忽然怔住。
昨夜风雨,并未模糊任何刻痕。
反而在原有文字之下,悄然多出一行新字,墨色湿润,似刚刚写下:
**“谢谢你,还在问。”**
风穿过林梢,吹动满山书页。
新的一天,开始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