落伍文学

落伍文学>娇娘春闺 > 第34节(第1页)

第34节(第1页)

做好了第一个,阿娇正要休息,院门口突然传来郭兴欢快的声音:“老太太,沈姑娘来看你了!”阿娇与赵老太太分别从东、西屋走了出来。赵家门口停了一辆马车,十四岁的沈樱穿着一身粉白的缎子衣裳站在车前,身边跟着一个小丫鬟,郭兴与车夫正联手往下抬一个大筐。赵老太太眼睛一亮,带着阿娇往外走。沈樱笑着道:“老太太,我今日来县城玩,这是我爹爹叫我带过来孝敬您老人家的,一筐红薯一筐花生,都是今年新熟的。”赵老太太种了几十年的地,这两年才跟着孙子来城里享福,吃的口粮全都靠买,如今得了两大筐红薯、花生,赵老太太跟捡了两筐元宝似的,笑得满脸褶子,看沈樱也如同看天上掉下来的仙女:“你们父女俩真是客气,好了,东西我收下了,晌午小樱就在这边吃吧,我叫翠娘蒸包子,她做的包子最香了。”沈樱喜道:“那敢情好,我在家都惦记翠娘的手艺呢。”赵老太太从荷包里取出一串钱,让郭兴去肉铺买肉。老太太难得改善伙食,郭兴都咽口水了,脚底抹油似的去跑腿。赵老太太、阿娇一起将沈樱请进了屋。沈樱头上戴了一朵樱花绢花,赵老太太平时或许注意不到,如今家里要做同样的生意,坐下之后,赵老太太就指着沈樱头上问:“小樱的绢花是从哪里买的?”沈樱摸摸那绢花,笑道:“刚刚从玉楼买的,说是今年县城最时兴的样式,花了我十文钱呢。”赵老太太撇嘴道:“就这也值十文钱?除了料子稍微好点,这花样还不如你小嫂子做的好看。”阿娇悄悄朝老太太使眼色,夸她也就罢了,人家沈姑娘刚买的绢花,正喜欢呢,老太太这么说,谁会爱听?沈樱买这绢花就是为了引赵老太太提及家里的生意,闻言非但不恼,反而惊讶地看向阿娇:“小嫂还会做绢花?”赵老太太一心炫耀,直接带沈樱去东屋看了。看到簸箕里的绢花,沈樱真心佩服起阿娇来,来的路上她还以为绢花只是阿娇随便做的糊弄老太太,现在沈樱才意识到,阿娇的手艺就足以撑起她的小铺子了。“真好看,小嫂送我一朵吧?”沈樱亲昵地道。阿娇只觉得荣幸,掀开挡尘的那层绢道:“你随便挑,喜欢哪个拿哪个,挑几朵都行。”沈樱都喜欢,见海棠花最多,她就拿了一朵海棠,然后走到梳妆台前,将绢花别在了头上。三人又去外面坐了,赵老太太向沈樱介绍了阿娇的小生意。沈樱想了想,主动对阿娇道:“小嫂,你光卖绢花荷包铺面太单一了,不如从我的胭脂铺进点胭脂一起卖吧,都是姑娘家喜欢的东西,小姑娘来买绢花看到胭脂,可能就顺手一起买了。”阿娇没想到她这么好说话,惊喜地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。赵老太太脑筋飞转,抢着道:“阿娇做针线就够累了,小樱你那边的胭脂怎么卖的,不如我替你卖好了。”阿娇微微咬唇,暂且没有开口。沈樱每年都要来几趟的,也非常熟悉赵老太太的脾气,闻言就专心与赵老太太说话了,同样热情地道:“我的胭脂都是好胭脂,论成色不比玉楼一钱银子一盒的胭脂差,只是名气远远不如玉楼,卖不出那么高的价。但成本摆在那里,定价低了要亏本,所以售价也要五十文一盒。”赵老太太吸了口气:“这么贵?那成本一盒多少钱?”沈樱比划两个手指头:“二十文呢,这还没算铺面钱。”赵老太太飞快算了一笔账,道:“那你先送一批货过来,我帮你卖,卖的银子去掉成本,咱们对半分。”沈樱笑了,喝口茶道:“老太太,咱们是亲戚,但做生意得明算账,您要进货就得先结清货款,不然您卖不出货烂在手里,赔钱了算谁的?第二,我的铺子现在都是一个月能卖出去多少货,当月就做多少货,最多多做一点,老太太如果要进货,那我得单独给您做一桶颜料,一桶能出一百盒胭脂,也就是说您每次必须进一百盒、两百盒、三百盒这种整数的,零卖不成。”赵老太太瞪大眼睛:“一次得进一百盒?也就是说我一次就要给你二两银子?”沈樱摇摇头,笑得像个狡猾的老掌柜:“是三两银子,我自己做一盒成本二十文,卖给您还要多收十文,不然岂不是相当于我白白给您供货了,一点赚头都没有?对了,咱们两家的卖价还必须一样,你们卖便宜了,会影响我那边的生意,你们卖贵了,会影响我沈家胭脂的风评。”她年纪不大,说的条条有理,赵老太太从没做过生意,一时间思路要跟不上了。沈樱总结道:“简单来说,老太太要跟我做生意,先掏三两银子进一百盒胭脂,最后您是赚是亏,都跟我没关系。”赵老太太想到了阿娇那堆针线货,因为她会砍价,针线也便宜,买了一堆才花了一两多,而且针线物件保存的久,大不了卖的时间长点,不用担心坏。胭脂不一样,又贵又难保存,卖不出去她自己也用不上,一旦亏了,那就是三两银子啊!赵老太太试着跟沈樱套近乎:“你先给我十盒,我看看好卖不,然后再订大单行不行?”沈樱为难道:“真不行,别的铺子也这么跟我谈过,我都拒绝了,若是给了您,我怎么去向那些老熟人解释?”赵老太太心想,你个小丫头片子才多大,能认识几个老熟人?可沈樱不肯让她试,赵老太太还真不敢给员外家的小姐脸色看。沈樱反过来撺掇她:“老太太您就订一百盒嘛,大哥那么厉害,三两银子算什么?”赵老太太眯了眯眼睛,忽然问她:“既然你的胭脂这么好,你怎么不来县城开铺子?”沈樱嘟嘴,委屈地道:“您以为我没想过吗?我爹爹不许,他种了一辈子的地,坚信只有买地种地才是正道,开铺子风险大,容易倾家荡产,我这胭脂铺子是姑姑留下来的,他才肯让我打理,再开其他铺子想都不用想。”沈员外确实不曾经商,赵老太太便问:“那你的胭脂在镇子上卖的怎么样?”沈樱心虚了下,摸着耳垂嘟哝道:“镇上舍得花五十文买胭脂的人家少,靠着一批老主顾,勉强能让我赚一点吧。”赵老太太顿时打起了退堂鼓。沈樱见她死心了,这才转向阿娇,殷勤地道:“小嫂,老太太不敢,你试试呗,反正亏了也不怕,有我大哥养你呢。”赵老太太轻轻瞪了沈樱一眼,同时打定主意要看紧孙子,不许孙子偷偷贴补阿娇。阿娇一直都在认真听沈樱与赵老太太说话,对于卖胭脂的风险,她都清楚了。不过,阿娇用过沈樱的胭脂,别说不比一钱银子的胭脂差,跟她在府城买的那盒五钱银子的比也毫不逊色,当然,府城那盒极有可能是他们买贵了。三两银子的成本,全亏了阿娇也承受而得起。总要试一试的,试了才有机会赚大钱,才有机会给自己攒一座不会倒的银靠山!沈樱倒也不是完全糊弄赵老太太,做生意明算账,哪怕是亲戚,她也不可能为了亲戚做亏本生意。她自己的铺子生意供需非常稳定,多做一桶颜料她卖不出去便要赔本,所以阿娇想要进货,至少也要进一百盒。沈樱唯一糊弄赵老太太的地方,是她把自己的进项说可怜了些,显得胭脂生意不好做,其实她的胭脂那么好,物美价廉,县城百姓又有钱,阿娇开铺子卖胭脂,一开始可能艰难,时间长了必赚无疑。沈樱早就想过要来县城开铺子了,但沈员外不同意,同父异母的老哥沈文彪也坚决反对,家中阻力太大,沈樱才放弃了。赵老太太正式退出了,沈樱坐下来与阿娇拟写了一份供货文书,把先前所说的事项都列了进去,然后沈樱还补充了几条,譬如阿娇的货如果卖不出去不能低价转售给别人,譬如沈樱既然给阿娇供了货,在文书有效期间,武安县内沈樱就不能再供货给第二家,这份文书到期了,阿娇也有优先权继续从沈樱那里拿货。这点沈樱没有念出来,阿娇认字,看得清清楚楚。沈樱朝阿娇眨了下眼睛,防的就是赵老太太看到阿娇卖胭脂赚钱后又想抢生意,先把文书签了,将来沈樱也有理由拒绝赵老太太。赵老太太不认识字,光听两个小姑娘商讨细节了,见阿娇那么认真,铁了心要做这胭脂生意,赵老太太便跟两条腿跨在了一条河上面似的,既想往前走,又想退回来,心里那个难受。罢了,就让阿娇先卖半年试试吧,半年后如果阿娇赚了钱,她再与沈樱签。打定了注意,赵老太太去院子里看沈家送来的红薯、花生了。沈樱趁机教了阿娇很多卖胭脂的小技巧,还有保存胭脂需要注意的地方。阿娇佩服地五体投地:“樱姑娘真聪明,你要是公子,生意肯定会越做越大。”沈樱叹道:“有什么办法呢,我爹爹太顽固了,觉得我一个姑娘家不该整天在外面跑,那边的大哥又生怕我亏本损了沈家的钱,每次我一提多开铺子,他就瞪着眼睛反对,三个大侄子也都看我不顺眼,我不想我爹我娘为难,只好作罢。”阿娇这才知道看似家境优渥的沈樱,居然也有那么多烦恼。她安慰沈樱:“你现在还小,过两年嫁人了,再开铺子娘家哥哥也管不了你。”沈樱托腮:“娘家是不管我了,就怕夫家的人不愿意,不过也不怕,我跟我爹爹说过了,要嫁就嫁支持我做生意的,哪个要管我,我就不嫁他。”阿娇仔细端详沈樱,发现沈樱长得与太太柳氏很像,鹅蛋脸桃花眼,乃名符其实的美人,貌美又聪慧,谁要是能娶到沈樱,那真是有福气。阿娇又想,官爷的另一个妹妹香云姑娘,是不是也像太太呢?就算不像,随了赵家这边的容貌,官爷那么俊

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