落伍文学

落伍文学>娇娘春闺 > 第98节(第1页)

第98节(第1页)

阿娇捶了他一拳。赵宴平笑着出去了,出门就见翠娘从下人房那边绕过来了,赵宴平神色一敛,又恢复了平时的冷峻模样。翠娘还在揉眼睛,猛不丁瞧见厨房里走出个大男人,吓了她一跳,认出那是官爷,翠娘才奇怪地问:“官爷怎么起的这么早?肚子饿了吗?”除了肚子饿,翠娘想不出官爷为何要去厨房。赵宴平淡淡道:“夫人要炖鸡汤,你去帮忙吧。”翠娘一听,忙跑到厨房里去了。阿娇才整理好仪容,开始炖鸡,翠娘进来后,阿娇让翠娘自去准备早饭,孝敬卢太公的鸡汤,阿娇准备亲力亲为。翠娘得知这鸡汤是炖给卢太公的,便也不抢着帮忙了,一边预备早饭一边与阿娇聊起天来。翠娘很能说,难得能跟夫人一起做饭,翠娘就将这三年她还没来得及告诉阿娇的赵家里面的事都说了出来,包括当年赵宴平是怎么吐血的,说的比沈樱详细多了。阿娇除了心疼赵宴平的那口血,心里也很甜,天底下有几个男人会为了女人吐血呢?“对了翠娘,你有没有觉得最近官爷有些不一样了?”阿娇突然问道。翠娘疑惑地看向她:“最近?最近是多近?我没感觉啊,官爷不一直都是冷冰冰,寡言少语的?”阿娇提醒道:“我是说,官爷与香云姑娘相认以后。”以前赵宴平心事重重,很少做些轻浮之举,便是夜里睡在一起,赵宴平也只是闷声要她,从不会说什么。但这次阿娇再嫁过来,赵宴平明显不一样了,虽然说得也不多,但他竟然在某次亲她的时候随口夸她长大了,还有今早,他还在厨房里对她那样。这就是阿娇感受到的变化。可惜翠娘看到的只有白日威严冷峻的官爷,除了刚进京时发现阔别一年的官爷变瘦了更俊了,翠娘再没有发现别的变化。“夫人觉得官爷哪里变了?”翠娘反过来问阿娇。阿娇当然不能说,赶紧转移了话题。为了这顿鸡汤,阿娇一直忙活了两个时辰,终于熬好,她尝了一口,再给赵宴平、柳氏舀了一小碗,确定大家都觉得好喝,她才将鸡汤舀到汤碗中,盖上盖子放进食盒,让赵宴平快点出发去理国公府。她的小脸红扑扑的,杏眸亮晶晶的,一心为他打算,也一心希望卢太公早日康复。但熬了这么久的鸡汤,她只尝了一口。赵宴平突然做了一个决定,将食盒放到桌子上,吩咐冬竹道:“扶夫人回房更衣打扮,稍后夫人随我一起去理国公府。”阿娇大吃一惊,随即连忙摆手不要去。赵宴平道:“我拜老太公为师,喜酒都请老太公来喝过了,也该带你去给他老人家请安见礼。”阿娇仍然觉得不合适,柳氏笑道:“宴平说的也对,阿娇你就别推辞了,快去收拾收拾,再耽搁下去,鸡汤真要凉了。”母子俩都劝她,阿娇无奈,只好回房换了身出门做客的好衣裳,简单打扮打扮,随赵宴平一起上了马车。可阿娇紧张。进京这么久,京城的大户人家阿娇只去过姑父的将军府,旁的高门大户她都没去过,这次去理国公府,阿娇怕自己笨手笨脚失了礼数,怕自己给赵宴平丢人。赵宴平一手扶着食盒,免得食盒倒了洒出汤水,一手握着阿娇的手解释道:“老太公虽然贵为国公爷,但平易近人并没有什么官威。国公府里人口也很简单,师母早已过世,老太公只有卢大人一个儿子。卢大人与卢夫人一共生了一儿两女,两位姑太太都已嫁人,卢公子年方二十三,娶妻梅氏,膝下有个三岁的小少爷。”简单来说,理国公府现在只有卢太公、卢大人夫妻、卢公子一家三口。“你去了,应是梅氏接待你,你们年龄相近,不必过于拘束。”赵宴平一一地介绍道,连卢家众人的脾气都告诉了阿娇。他语气轻松,阿娇心中也有了底。理国公府到了。卢太公正与儿孙争吵,起因是卢太公将一份卷宗带了回来,要带病审案,可卢大人担心老父亲劳累不利于养病,便与妻子、儿子、儿媳连同三岁的孙子俊哥儿一起跪在卢太公的病床前。卢太公是躺床上了,可他不高兴,一直在数落儿子。太公又何如,京城百姓人人夸赞的神探又如何,年纪大了,照样顽固不讲理,一旦儿孙不肯如他的意,就开始骂儿孙不孝。卢大人心累,因为有个厉害的爹,还有个考了状元郎的儿子,显得中间的他特别平庸。平庸就平庸吧,他认了,可他明明是孝顺老爷子,还要被老爷子骂,当着儿子儿媳孙子的面骂,一点面子都不给他留。一家人正僵持着,门房派人来通传,说赵宴平夫妻来探望老太公了。卢太公眼睛一亮。卢大人的眼睛也亮了,徒弟等于半个儿子,让赵宴平来劝老爷子吧,他劝不动了!穆管事亲自去迎赵宴平、阿娇进来,路上快速解释了家里的情况,提醒赵宴平稍后劝着点。赵宴平还没看到卢太公,头已经疼了起来。卢太公的脾气可不小,大理寺谁差事办砸了,或是有什么疏忽,定会被卢太公骂一顿。底下官员都怕他气出个好歹,一个个跟孙子似的不敢顶嘴,还叫他去劝卢太公消消气,赵宴平去一次,就要跟着挨一次骂,日子过得并不比卢大人这个亲儿子好多少。众人在卢太公的病床前见了面。卢太公看到阿娇,年纪轻轻又懂事的小徒媳妇,还给他炖了鸡汤,便把脾气都压下去了,等他尝了一口鸡汤,味道鲜美,香而不腻,卢太公终于露出了今天的第一个笑容,一边喝汤一边夸阿娇厨艺好。阿娇谦虚说都是照着书上的方子学来的。梅氏笑道:“夫人教教我吧,我学会了,也经常炖给祖父喝。”阿娇就这样跟着梅氏离开了,两个年轻的小媳妇一起探讨厨艺。卢大人夫妻也及时地退下了。卢公子想留下来孝敬祖父,卢太公摆摆手将他撵走了,对赵宴平道:“你扶我去书房。”赵宴平恳求道:“朝廷定下休沐日为的就是让官员休息,您有什么案子,养好病再审也来得及。”卢太公瞪他道:“说的轻松,通州焚尸案你知道吧?凶手一年烧死一个人,前后共有七人受害,已经确定身份的三人之间没有任何关系,还有四人身份不明,弄得通州城的百姓人心惶惶。今年倒是抓了一个嫌犯,还给定了罪,嫌犯认罪了,他的家人却跑到官府喊冤,说不定就是屈打成招。若大理寺不及时核实,造成冤案,真凶却还在外面逍遥,伺机而动,再有百姓惨遭毒手,谁负责?”通州刚将这起案子递交大理寺的时候,赵宴平倒是有所耳闻,不过此类大案都直接送到了卢太公手里,其中详情赵宴平并不知晓。“恩师若信得过,我愿代恩师审核此案。”赵宴平跪在卢太公的床前,还是希望卢太公能卧床休息。同样是劝说,卢家儿孙只能劝卢太公休息,提不出什么解决方案,赵宴平不一样,他也是大理寺的,他可以替卢太公效劳。赵宴平不来,卢太公想不到要他帮忙,刚刚听说徒弟来了,卢太公已经动了这个念头。“你行吗?”坐在床边,卢太公挑衅地问道。赵宴平垂眸道:“弟子不知,惟有全力以赴。”卢太公想了想,道:“卷宗都在书房,我给你五日时间,破不了你往后再也别来我面前逞能。”赵宴平颔首:“好。”穆管事将焚尸案的卷宗都搬到了卢太公的卧室,卢太公躺着休息,赵宴平坐在一旁凝神翻阅。案宗主要记述了七起焚尸案发生的时间,尸体发现地点、报案人身份、已经查明的三位受害百姓的身份,以及当地官员查案的一些线索总结。因为凶手每次作案的方式都不相似、死者也涵盖男女老少毫无共同点,一直到发生第五起焚尸案后,当地官员才意识到凶手可能是同一人,急忙报给大理寺,上报当年大理寺派人去查,可惜也没查到什么有用的线索。赵宴平看得很慢,中间卢太公还睡了一会儿,睡醒就见赵宴平已经看完了,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不知在想什么。卢太公要喝水。赵宴平扶他起来坐好,端来茶水,师徒俩又聊了聊这起案子。卢太公也是重回大理寺不久才知晓的这个案子,他想亲自去查,但此去荆州路途遥远,卢家众人不放心让他去,淳庆帝也不放心。卢太公一直惦记着这个案子,这次荆州上报说抓到了凶手,卢太公很高兴,可是翻阅完供词,才发现嫌犯有屈打成招之嫌。卢太公不知道这案子也就罢了,知道了却无法抓到凶手,哪天他死了都难以瞑目。赵宴平明白,无论是为了卢太公,还是为了那些惨死的百姓,他都想抓到这个凶手。“卷宗你带回去吧,明早带回大理寺,今晚你也提前把包袱收拾好,明早我就将大理寺的调派文书交给你,你早早出发,争取将案子破了。”卢太公咳了咳,吩咐道。赵宴平则劝卢太公安心休养。转眼也到了用午饭的时间,卢家留赵宴平、阿娇在府里用饭,赵宴平婉拒了。阿娇跟着他上了马车,马车出发后,阿娇才看着他怀里的卷宗问:“这是什么?”赵宴平神色沉重,简单介绍了这个案子。暮春晌午的阳光明媚耀眼,阿娇却因为他的话遍体生寒。世上怎么会有那么歹毒的人,一年杀一个人还不够,还要将尸体烧毁,让失了亲人的家人也难以分辨。赵宴平握住她手,低声道:“太公要我去查案,明一早出发,限期三个月。”阿娇心一紧,反过来捂住了他的手。赵宴平笑了下,安慰她道:“我过去查案,大理寺会安排两个下

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