另一人道:“侯卫东是实职正厅,大权在握,我们算什么,说得好听说是处长,说得不好听就是打杂的。”
两人都是为省政府领导服务的,但是对于周昌全的离去没有任何伤悲。今天参加追悼会就和一次寻常会议差不多,不会伤感,顶了天就是说一声人生无常。
侯卫东深刻地理解了“亲戚或余悲,他人亦已歌,死去何所道,托体同山阿”的深刻痛楚。但是他并不责怪办公厅两位同志,这两位同志和周昌全仅仅是同事,没有深厚的感情基础,参加追悼会更多是程序化的公事。要想他们发自内心地伤悲,那是违背人性的。
为了免得见面尴尬,侯卫东蹲在里面不出来。谁知两人见厕所无人,干脆在厕所里抽起烟来。他蹲得腿软,只能发出些声响。
听到卫生间木门里有声音,外面迅速传来的脚步声,随即再也没有声音。
与大周握手后,侯卫东在离开时遇到了楚休宏。
楚休宏明显比前一阶段瘦了。跟随着削瘦的领导,他似乎也受到了传染,变得削瘦起来,而且眼睛里有血丝,显得很疲惫。
“走吧,到外面说两句。”侯卫东招呼了一声,然后朝外走,楚休宏不紧不慢跟在其身后。
侯卫东道:“这一段时间,你也辛苦了。我们大家都知道这个结局,所以,也能接受现实。你以后有什么打算?”
楚休宏摇了摇头,道:“思绪很乱,没有想好。”
“我们是男人,就不要小儿态了。”侯卫东用手指着心口,道:“我们是把老领导记在心里,而不是挂在嘴上。真正做出一幅伤心模样的心,其实未必伤心。”
说话的时候,他看到了办公厅吴姓处长。吴处长身穿着黑色羽绒服,臂上藏着青纱,神情严肃,没有笑容。
楚休宏道:“如果没有其他变化,还得留在办公厅,慢慢熬吧。”
侯卫东道:“留在办公厅没有什么意思,你干脆就回沙州吧,周省长曾经给宁书记说过你的去留。”
楚休宏知道此事,可是现在周省长离开了,以前的话是否算数,还是一个未知数,道:“我在宁书记面前说话不管用。”
侯卫东道:“宁书记是重情义的人,沙州也确实需要得力的干部到县里去工作。她出面,事情不难。”
楚休宏道:“谢谢!”
两人正在说话,省纪委副书记济道林走了过来,道:“卫东,你在这儿,我还在找你。”楚休宏是见面极明的人,从济道林这一句中便明白有事要谈,打了声招呼便借故离开。
济道林双鬓完全白了,头顶的密发变得稀疏了,眼袋也很明显。与九三年神采飞扬的沙州学院副院长济道林相比,现在济道林很无奈地多了老态。
“卫东,你要节哀。”
“都是预料之中的事情,心理上准备了很久。”
“前期调查结束,沈东峰被正式立案了。”
“什么时候?什么事情?”
“昨天。”
“莫伸手,伸手必备捉,这是在任前谈话时特意我送给他的一句话,没有料到还是出事了。”
济道林锐利目光看着侯卫东,见其目光中有惊讶和一闪而过的怒火和惋惜,但是并没有慌乱和紧张,也就放心许多。
一点闲话
从2008年1月1日写下《官路风流》第一个字,转眼就过去了八个年头。当前,《官路风流》在上共更新了907章。共出了简体书九本,其中《侯卫东官场笔记》八本,《巴国侯氏》一本。
为了写作侯卫东及其伙伴们的故事,小桥投入了巨大精力,也得到了很大的回报。最辉煌的一年是2011年,《侯卫东官场笔记》八本简体书皆进入全国虚构类作品销售前一百名,最高名次是第十一名。为避免盗版(实际上也未能成功避免,市面上有很多非小桥的续作),在的更新曾经长时间中断,非常抱歉。
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,小桥将于近期将《官路风流》结束。主要人物都将有一个明确交待,主要伏笔都有大体上的呼应。因为种种现实原因,故事结尾和最初预想有比较大的差别,最初的预想是侯卫东走上省级干部岗位,现在的结尾是其职务停留在茂云市长岗位(侯卫东和小佳不会离婚,小佳更不会出轨,怎么可能让小佳出轨?!郭兰的命运暂且保密吧。)
《官路风流》结束后,小桥将开新书《静州往事》。这是一本和《官路风流》类似的现实题材小说,重点写青年们的成长和奋斗故事,目前在起点更新了几章,希望朋友们喜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