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时间紧迫,如今鄂州城里的人手也不够,所以这份小报,只能由大家一起抄写、散布。今晚之前,不仅是鄂州,还有湘阳附近所有的州县、军营,我要所有人都看到这份小报……”
顿了顿,苏妙漪目光扫向众人,忽地上前一步,郑重其事地朝他们福身行了一礼。
众人一愣。
祝坚也回过神,“东家,你这是……”
苏妙漪抬眼,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,缓缓道,“知微堂的根本在小报,小报能有今日,倚仗的便是四部报探。正因诸位闻风而动、遽行千里,谈真相、查实据,才成就了知微堂的日出一纸、传告四海……雪天难行、可今日之事事关重大,我能信得过的唯有诸位……苏妙漪在此,谢过诸位。”
屋外风雪簌簌,衬得屋内格外安静。
不知是何人起的头,先唤了一声“定不负东家所托”。很快,众人便都跟着附和起来,声音汇聚,逐渐压过了外头的风雪声。
一个时辰后。
鄂州知微堂大门被从内推开,几十名杂探摆着包袱从里面鱼贯而出,沉甸甸的包袱里装着数以万计亲手抄写的知微小报。
一群杂探走出来,分出泾渭分明的两拨人。一部分直接朝街巷两头奔走而去,剩下的则一跃上马,缰绳一扯,朝鄂州城门疾驰。
众人在知微堂外分道扬镳,那一道道迅疾的身影渐行渐远,转眼间,化作几乎看不见的一丁点儿,就好似被马蹄溅起、又被北风漫卷的飞雪,朝四面八方激荡而去——
第112章
知微堂,苏妙漪站在楼上窗口处,目送那些杂探的背影消失在茫茫雪色中。
“东家……”
祝坚的声音自身后传来,“我有句话不知该不该说。”
苏妙漪敛去了眼底波澜,转头看向他。
祝坚欲言又止,“圣旨毕竟还未下达,我们贸然将这些小报传出去,是不是不大妥当?万一,我是说万一,路上出了什么岔子,圣旨今日没能下达军营,咱们先放出消息,会不会……”
苏妙漪打断了祝坚,“无妨。圣旨今日不到,明日也会到,明日不到,还有后日。北境诸将若看见小报就即刻动身,便有可能在年前拿下湘阳城。”
“这……”
祝坚惊愕地睁大了眼,“这怎么能行?小报是小报,怎么能被当做圣旨、当做军令用?若是有朝一日,有人大逆不道地在小报上伪造圣旨、伪造军令,岂不是会闯下弥天祸事……”
话音倏然一顿。
心中不祥的预感似是成了真,祝坚僵硬地张了张唇,小心翼翼地试探苏妙漪,“东,东家,二叔的传信,我能看一眼么?”
苏妙漪掀起眼,静静地望着他,“传信我已经烧了。”
祝坚脑子里轰然一响,只觉得自己的猜测成了真,再开口时,脸色都白了,“东家……”
“传信是我看的,小报是我写的,而你们只是听命行事,什么都不知道。”
顿了顿,苏妙漪轻声道,“放心,此事我一力承担。”
祝坚僵在原地。其实他现在将那些杂探叫回来,还来得及阻止这一切,可不知为什么,他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,眼睁睁地看着苏妙漪离开。
苏妙漪戴上斗篷,冒着风雪走出了知微堂。
刺骨寒风里,她回想起了方才烧毁的那封传信。其实祝襄送来的,算是一个喜讯,他在信上说,朝堂上虽然又陷入了战还是和的拉锯战,但情势已经逐渐明朗,想必很快就会有调兵的圣旨下达。待到圣旨离宫时,他一定第一时间传信来鄂州……
其实只要等祝襄的第二封传信便好了。
可苏妙漪偏偏有种可怕的直觉。一个声音不断地在脑海中提醒她——
时不我与,不能等了。
***
“那条能进湘阳的密道,大概有多大?”
苏妙漪回到驿馆,避开遮云找到了关山,将所有门窗都合上后,她问道。
关山不明所以,“你问这些做什么?”
“男子没法钻过去,是么?”
“嗯。长风哥哥他们试过,男人的骨架太大了,钻不过去。”
“那我呢?我能不能钻过去?”
关山惊愕地看向苏妙漪,“妙漪姐姐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