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月的秋冥山,正是青黄不接的时节。
北坡竹影横斜间,暗香浮动,氤氲的雨汽还未散去,依旧夹杂着一星半点的冷。碧色的山水之中万籁俱寂,唯有山巅清道观的红墙内,钟声悠长。
红墙下,张真人将剑背过身后站定,捋起花白胡子:“还不行,再来——”
眼前的女子从地面爬起,面庞的点点尘泥被她白皙的手背果决擦去,随即反身捡过被打落一旁的剑。
“看剑!”
张真人足下未动,只是轻轻一挑,女子腕下一软,手中的剑旋了几个圈,倏的一声,结结实实插在了红墙上。
张真人背身收剑,叹了口气:“迟姑娘,这么多年了,你还想做我的徒儿?”
“迟鲤当年出宫,便是看破红尘,只求张真人收下指点,得悟高界。”
迟鲤拱手行礼,却想起前尘往事——
本是太后座下第一女官迟鲤,小小年纪便协理宫中事物井井有条运筹帷幄,皇帝更是赏识,如父如君。
不料三年前,太后崩逝,迟鲤自言心灰意冷,愿居庙堂之远避宫中权谋。
那一日皇帝亲自送行,寻张真人为住持,敕建清道观,好不热闹。
不过成为张真人座下弟子,她还不够格——
“神不聚,气不精,剑不稳,姑娘还是放不下往事。”张真人扶起迟鲤,桃树下,轻啜一口淡茶,“罢了,既然心不静,那便下山帮我采一味药去。”
迟鲤抬起头:“什么药?”
“得离。”
“什么样?”
“不知,三年内寻得便可。”
向来张真人说话便半遮半掩,迟鲤也不敢多言,怕多说多错;所以即便不知道“得离”是什么,但脑海中一遍遍念叨着名字,也就点头答应了。
看着迟鲤的背影远去,张真人伸出右掌,拇指在指肚之间依次轻点,片刻后便心中有数,微微点头一笑。
坡陡泥泞,迟鲤由道观拾级而下,一袭青衣白氅随性自然,发髻一半挽起一半如瀑垂落。
山间水声泠泠,前路丛生的乱草被迟鲤一一拨开,她欠身蹲在一片碧色的池水边,撩起点点池水濯洗着面庞的尘泥。
地面微颤,池中浮动的面庞被陡然揉碎,数尾锦鲤忽然四散游开,随即一声虎啸震落竹雨,竹叶飘落水面,迟鲤顿时回过神来,缩身在大石背后,只听得马蹄声渐渐逼近。
忽然间马蹄声止步,下一瞬,不知何物正裹挟着竹草与湿泥,飞速滚下山坡,落在迟鲤脚边——
迟鲤惊呼出声。
一只吊睛白额虎正痛苦的眯起双眼,大口喘着粗气,口中溢出血沫,一支箭头尚且埋在骨肉之中。
“虎,虎……”迟鲤心跳阵阵不禁倒吸凉气,几欲逃离,可四肢却好似困在原地,动弹不得。
一双金黄色的双眸忽然间如同葡萄剥皮般睁开,发觉身侧有人,眼前的虎即便伤痕累累,却依旧奋力扬起巨爪将大石一角砸得粉碎。
石块划过脸颊,她掠身逃离之时,竟偶然回眸对上了这白虎的金瞳——这双金瞳竟有些许人的神采,迟鲤虽修行不久,但尚且看得出它的异常。
迟鲤虽没有意志普渡众生,却也不忍眼下同修大道的虎妖见死不救。
迟鲤搭上佩剑,轻声道:“看在三清的面上,虎妖,你若想活命,就好生待着!”
身份被一眼看穿,虎妖识相地匍匐在侧,默默收敛住掌间的利爪,神色依旧谨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