落伍文学

落伍文学>[宋穿]准备造老爹的反 > 竟然是他(第2页)

竟然是他(第2页)

朵儿心头拎了一下,强自镇定道:“奴婢不曾跟踪谁。只是家中老父染病,方才出去抓药。”说着举起手中药包。

贺庭之接过药包翻检,确有一股药香扑鼻。他狐疑地打量着朵儿,一时也寻不出破绽。转念想到,这半夜三更的,若被人瞧见他在蔡府的门前与小丫鬟私语,明日汴京城还不知要传出什么闲话。

“罢了。”他将药包抛还朵儿,牵着马缓步离去,“夜深露重,你一个小丫头自己当心。”

见那身影渐远,朵儿站立在原地长舒一口气,抱着药包匆匆闪进府门。

隔日。

福金读完朵儿的信后,怔怔地出神了许久。

一个惊人的猜测渐渐在她心中成形——她和贺庭之可能都弄错了一件事。在那个蔡府的二管事背后的恐怕并非蔡京,而是其子蔡攸。

这个推断确实更为合理:一来蔡攸如今权势正盛,而蔡京已被革职在家,若二管事想要另攀高枝,蔡攸无疑是最佳人选;二来蔡攸与太子赵桓交好,通过太子赵桓的命令,他完全可以光明正大地出入军器监,调取火铳图纸。

但令她百思不得其解的是,那夜二管事明明提到是“为老爷起复”,从而要求完颜宗望配合演戏。

福金轻揉太阳穴,这个说辞与她的新推测格格不入。她闭目在脑海中一一梳理得到的线索:蔡京的处境、蔡攸的野心、太子的立场。。。。。。却始终找不到能将所有碎片拼合的关键。

石榴悄悄进来,见她陷入沉思,轻手轻脚地将一封信放在案几上。

“殿下。”

福金闻声睁眼,发现是芸娘的来信,立即拆开细读。

芸娘确实能干,自将方腊之事托付给她后,她始终不负所托,尽管汴京与杭州府相距千里,仍然不辞辛劳每半年往返一次。

此次来信详述了浙东的最新局势:浙东又发水灾,加上花石纲负担重重,辖下七州民乱此起彼伏,童贯率大军镇压未遂。方腊依福金之命在山中修建的庄园在这段时间发挥了关键作用。

那处依险而建的庄园易守难攻,已成了流民们争相投奔的避难所。

甫建之初,福金就派芸娘叮嘱过方腊,要广储粮草、收购兵器。方家兄妹果然不凡,妹妹方百花是经商的好手,而方腊靠着福金给的银钱和经营漆器所得的财富,加上他的领袖魅力,竟将蜂拥而至的流民整编成军。

更令人意外的是,他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,数次击退童贯的围剿。如今其麾下人马日益壮大,已成为浙东地区举足轻重的势力,这也正是童贯迟迟未能班师回朝的原因之一。

童贯?!

福金双目一凝,突然醒悟,她知道了!

蔡攸这步棋看似针对蔡京,实则剑指童贯!

蔡京与童贯,二人同气连枝,如今蔡京正等着童贯回朝相助,而蔡攸这招分明是要断其臂膀。

“好一招醉翁之意不在酒。”福金暗自思忖。

所谓为“老爷起复”不过是个幌子,真正的杀招是要借金人之手在边境生事。童贯身为河北宣抚使,管辖河北路的军队,战事一起必然要他挂帅出征。届时只要略施手段,坐实其通敌罪名即可。

以她对赵佶的了解,这位优柔寡断的官家定会立即召回童贯问罪。即便不能置其于死地,至少也能让童贯自顾不暇。而蔡京年事已高,怕是等不到东山再起之日了。想到此处,她不禁摇头叹息:"这对父子竟已势同水火至此。"

但转念一想又觉不对。

蔡攸与童贯虽非至交,却也远未到你死我活的地步。此招并非万无一失——若赵佶对童贯深信不疑,非但不予问罪,反倒彻查此事,蔡攸岂不是偷鸡不成蚀把米?他何至于冒此风险?

莫非这背后有人在推波助澜?

除非——

她突然站起身,一道念头如闪电般劈开迷雾,进入脑海中。

是梁师成!

上次蔡京被贬时福金就觉得事有蹊跷,如今想来,恐怕正是这个老宦官在暗中操纵。同是内侍出身,眼见童贯封疆拜将,梁师成岂能不眼红?他若要更上层楼,唯有将童贯拉下马来。

从蔡京罢相到此次密联金使,这一连串事件背后,好像都隐隐约约藏着梁师成的影子。

还有王黼,既然蔡攸牵涉其中,这位太宰大人想必也难脱干系。

福金唇角微扬,露出一丝冷笑。

这真是狗咬狗,一嘴毛。

如今外有金人虎视眈眈,内里天灾四起、百姓民不聊生,这群人就忙着为了一点权利而互相倾轧,简直是天大的笑话。

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