落伍文学

落伍文学>娇娘春闺 > 第74节(第1页)

第74节(第1页)

沈樱没有再提阿娇,笑着道:“大哥,我跟娘搬回来了,你赶紧把你的东西搬到东屋去。”赵宴平看眼院子里搬东西的翠娘、秋月,道:“东屋床大,你跟娘睡那边吧。”沈樱知道兄长是怕睹物思人,笑笑,领着翠娘、秋月去了东屋。翠娘铺床,秋月将母女俩的衣物往衣柜里收,打开柜子,却见里面摆着五个匣子,全是以前装绢花用的长条匣子,每个匣子上面都摆着一封信,信上写了名姓。秋月正要叫太太、官爷、小姐过来看,忽然发现其中一封竟然是写给她的,是小娘子的字迹。秋月下意识地拿起她的那封信,取出信纸,上面写了密密麻麻一页小字。小娘子在信里说,感谢她帮忙做生意,感谢她让小娘子知道女子也可以自力更生,小娘子还送了一方手帕两朵绢花给她,最后写,别后珍重。秋月哭了,将翠娘的匣子与信递给翠娘,然后抱起另外三个匣子,去堂屋分给官爷太太小姐。娘仨都坐在桌子旁,柳氏与沈樱同时打开信封,赵宴平看着面前自己的这一份,顿了顿才拿起信。“官爷于我有诸多恩情,不再一一言谢,官爷是好人,一定会有与香云姑娘团聚的那一日,望官爷多保重。”几行小字,一扫而过,赵宴平抬眸,发现母亲与妹妹还在看信,信上的字都比他这边多。将信放回去,赵宴平打开匣子,里面是十两银子。她没说这是什么银子,但赵宴平知道,她将他纳妾的聘金还他了。赵宴平默默看了那银子片刻,然后盖上盖子,视线投向母亲、妹妹那边。沈樱的匣子里是手帕、绢花,与秋月一样。柳氏的匣子里除了手帕绢花,还多了一对儿翡翠镯子、十两银子。其实信与绣活儿都是阿娇提前写好的,那时阿娇是抱着自己离开的主意,她需要银子,没想将柳氏给的见面礼镯子以及赵家的十两聘金留下,今日姑母来接她,阿娇不是那么急需银子,便临时将这些东西放进了匣子。“都是给她的,她何必这么客气。”柳氏摸摸那对儿镯子,低声感慨道。沈樱担心地看向兄长:“大哥,阿娇都跟你说了什么?”赵宴平不欲多说,信收进怀中,将匣子推向母亲那边,正要让母亲收了里面的银子,赵宴平突然注意到摆在桌子上的文房四宝,那是孟氏要他写放妾书时,他让翠娘拿出来的。赵家只有这一套砚墨,拿出来后一直摆在外面还没有人想起来收,阿娇这些信是怎么写出来的?脑海里浮现刚刚看过的信纸,赵宴平重新拿出来,仔细一看,发现墨痕干涸的情况,绝非今日所留。“翠娘,她上车之前,与你说了什么?”翠娘坐在南门门口哭呢,小娘子写的信秋月念给她听了,说了好多让她掉眼泪的话,小娘子还留了五两银子给她,算作以后她嫁人时小娘子送她的添喜。官爷问话,翠娘抹了好一会儿眼睛,才有力气回想分别时的情况。“官爷,小娘子说你不知何时才会娶妻,让我照顾好你……官爷,你别听我哥胡说,小娘子真是那种贪图富贵的人,她去京城也该高高兴兴地去,何必哭得那么伤心,一定是姑太太非要带她走的,你还不拦着,说放人就放人。”赵宴平垂着眼,手里的信纸越攥越紧。孟氏没有强迫阿娇,是她自己愿意去京城的,可她不是临时起意想走,而是早就有了去意。从老太太下葬他回来那日起,她对他就没有那么亲近了,不主动看他,也不与他说话。赵宴平耽误了几日时间,才隐隐猜到她可能听见了他给老太太的承诺,可惜天意弄人,孟氏在他解释之前,来接她了。孟氏一来,他乱了心绪,竟误会……“大哥,如果真是翠娘说的这样,你现在去追小嫂,应该还来得及。”沈樱焦急地道。赵宴平看向门外。追去了,又能说什么?她是孤女的时候他不解释他从未想过要打发她走,现在她有了做将军夫人的姑母给她撑腰,身份高了,他再去解释,便是她信,赵宴平也开不了口。最初赵宴平就知道,他一个粗人,不该委屈她那样的好女子。他也说过,如果有机会,会给她物色一个合适的人选。现在阿娇有了真心疼她的姑母,身份尊贵的姑母,应不会再愁嫁。“就这样吧,以后不必再提此事。”四月好时节,官船沿着运河平稳地向北行去,天蓝水清,岸边芳草萋萋。“表姐你看,前面就是通州,等到了码头,咱们下船,再坐一个时辰马车,就能到家了!”清晨一早,阿娇带着表妹薛宁走出船篷透气,薛宁四处看看,突然指着前方道。阿娇只看到碧蓝的天空,清澈的河水,视线所及,仍是一片河水、旷野,并未见城池码头。“宁宁怎么知道前面就是通州?”阿娇疑惑地问。薛宁嘿嘿一笑,指着斜对岸岸边的一棵歪脖子柳树道:“我们过来时,离开通州不久就看到这棵树了,现在咱们回来,看到它,岂不是说明通州不远了?”阿娇惊讶道:“宁宁记性可真好。”薛宁高兴地笑:“终于回来了,我好想爹爹,表姐你不知道,我刚出生爹爹就去参军了,好不容易才跟爹爹团聚,娘又带着我们去江南给外公他们磕头,分开这么久,不知道爹爹有没有忘了我长什么样。”“放心吧,你爹爹忘了谁也不会忘了自己的宝贝女儿。”孟氏挑帘出来,笑着对女儿道,身边跟着九岁的薛琰。“姑母也来了。”阿娇朝母子俩笑道。孟氏点头,走到姐妹俩中间,发现果然到了通州地段,孟氏也顿觉精神一振。儿女们去一侧玩了,孟氏偏头看侄女,见一路行来,侄女脸上已经没了刚离开赵家时的郁郁寡欢,孟氏欣慰道:“过去的都过去了,阿娇以后不用再想,等咱们回了将军府,姑母先请良医替你调理身体,身子养好了,姑母再给你找个好郎君。”阿娇知道姑母是好意,在所有长辈眼中,女儿嫁的好才会过得好,老姑娘只会让人嘲笑同情。“再说吧,反正我已经十八了,也嫁过,再嫁不急。”阿娇笑笑道,一副不抗拒但也不忧虑的模样。孟氏爱怜地拍了拍侄女的手。快到晌午的时候,官船行进了通州码头,但来往船只太多,孟氏这艘船还要排队等候靠岸。“爹爹!”凑在窗户前的薛宁突然大叫一声,激动地朝外面挥手。阿娇一听那位当过山匪头子的姑父来了,突然紧张起来,姑母把姑父说得那么听她的话,是真的吗?坐在表妹身边,阿娇忐忑地从表妹与窗棱中间的缝隙往外望去,就见码头上站了好多来接人的百姓,挤在最前面的一行百姓当中,有一身形雄伟的四旬男子正朝这边望来,然后也跟薛宁似的,一边挥手,一边喊宁宁。这肯定就是她的大将军姑父了。不知道是晌午的阳光太灿烂,还是姑父见到表妹笑得太灿烂,阿娇认出姑父的第一眼,竟没有一点害怕的感觉,反而觉得姑父敦厚淳朴,一看就不像恶人,只是姑父笑容太大,距离又远,阿娇光看到姑父大张的嘴与牙了,具体模样分辨不清,不丑就是了。旁边一艘船行过来,挡住了双方的视线。薛宁急着出去见爹爹,孟氏按住女儿,皱眉教训道:“我说过多少次了,进了京城就要守京城的规矩,不可再像在乡下时一样胡闹,看看你哥哥、表姐是怎么做的。”以前的日子充满了不确定性,孟氏最先教导一双儿女要坚强自立,规矩礼仪上并没有太注重,现在丈夫立功封了官,家里以后来往的也都是官宦人家,孟氏便也该换一套教养子女的方法。“就娘规矩多,爹爹都不管我。”薛宁嘟着嘴道。孟氏板着脸道:“你爹爹也是我管出来的,否则哪会有今日的出息,你最好给我听话。”薛宁小脸上全是不高兴,却也乖乖坐下了。官船终于靠岸,孟氏帮阿娇、女儿戴好帷帽,自己也戴上,这才领着孩子们走了出去。薛敖巴巴地站在岸上,盼媳妇盼女儿,结果只盼出来三道戴帷帽的身影,只有儿子露着脸。“爹爹!”薛宁一头扑了过来。薛敖大手一捞就将女儿抱了起来,对着白色的帷帽连亲三口。“都多大了,你还亲,不许再亲!”孟氏低声反对道。薛敖岂止想亲女儿,他还想亲自己的观音媳妇,只是周围人太多,实在不好下手。“就你规矩多,还真成大家闺秀了?”薛敖笑容痞气地调戏道。孟氏瞪他:“孩子们在呢,你正经点。”薛敖摸摸儿子的头,收起痞笑,目光从媳妇的帷帽上移开,落到了阿娇身上。孟氏牵着阿娇走到身前,给阿娇介绍道:“他就是你姑父,泥腿子一个,读书不多不懂规矩……”“哪有你这么说自己的丈夫的?”薛敖打断孟氏,径自对阿娇笑道:“阿娇是吧,我是你姑父,你放心,你姑母对你有多好,姑父对你只会更好,往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,你安心在咱们家住着,姑父把你当女儿养。”他五官俊朗,笑的时候灿烂,不笑的时候仿佛也在笑,实在是很可亲的一个人,阿娇与官爷在一起住了一年半,面对官爷都不如面对这位新姑父自在。“阿娇见过姑父,以后要给姑父添麻烦了。”阿娇屈膝行礼道。薛敖忍不住打了个激灵,吸口气道:“你们还真像亲姑侄,瞧瞧这大家闺秀的做派,好了,家里饭菜都做好了,咱们赶紧上车吧。”他一手抱着女儿,一手牵着儿子,转身在前面带路。阿娇扶着姑母,笑着跟上。薛敖的将军府是皇

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